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资讯 >> 电商报告 >> 正文

晚清的军事改革及军事力量的异变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3-02-09  浏览次数:232
核心提示:

晚清时期,属于政府节制的军事力量主要有三种类型:传统的八旗兵和绿营兵、汉人节制的地方团练及新军。

八旗兵因腐化而早已缺乏战斗能力,汉人绿营兵因受分省总督节制而各自为政,对清政府来说已经不具实际意义;

而配备了新式枪械的几千名八旗兵,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也不堪大用。

因此,晚清于1901年取消武举,实施以新式军校培养军官的军事改革计划。

地方团练主要由淮军和湘军构成。这两支汉人军事力量,因领导者的个人关系和地方支持,而成为地方利益的捍卫者。

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军后遣散了大部分湘军,只有归左宗棠指挥的湘军被保留下来,长期驻江宁(南京),后来归刘坤一节制。

淮军一直由李鸿章节制,并随着剿灭捻军及李鸿章出任北洋大臣而长期驻扎在天津,在李鸿章去世后,由袁世凯节制。

新军最初由张之洞于1895年在江宁建立,聘请德国教官训练了一支3000人的新式军队,称为“自强军”,后来成为武昌起义的基础力量。

而另一支规模更大的新军,是1895年清政府授命袁世凯在天津按照新式军队训练的一支7000人的禁军,后来被称为北洋军,为袁世凯政治崛起的基础。

1901年和1902年李鸿章和刘坤一去世,袁世凯成了清政府统领新军的重要人物,并担任直隶总督。

此时的北洋新军由 6 个协(师)组成,每协设一所军校。

袁世凯的新军由于枪械配置先进、训练有素、军事演习给人印象深刻,因而逐渐成为清政府主要依靠的新型军事力量。

在1901-1905年的军事改革中,除军制外,主要的措施就是建立武备学堂和规划建立以北洋军为样板的 36 个协新军。

1900年以前,各地的武备学堂、水师学堂约有 10 多所,比较重要的是李鸿章创建的天津水师学堂、天津武备学堂,张之洞创建的武昌武备学堂、广州水陆师学堂,袁世凯在保定创建的六所武备学堂等。

1901年武举废除后,各省都建立了武备学堂,到1906年时,全国有武备学堂35所,学生6307人,水师学堂4所,学生350人,又691名士官和军官被派往日本学习,15人在欧洲学习。

1911年时,各类军事教育机构发展到近70 所①。这些学校出身的新型军官,由于新军逐渐成为清政府、各地政府加强自身力量的重要基础,不仅获得了受尊敬的身份和地位,也逐渐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势力。

另一方面,晚清的军事改良,因三种倾向的存在而使军事力量发生了异变,不仅为帝制倾覆准备了军事基础,也为今后的中国社会陷入近40年的战乱埋下了祸根。

第一种倾向是地方军事力量的成长,它直接削弱了清政府的社会管制能力。地方团练的合法性已经因平定太平军的需要而为满清政府所认可,此后在平定捻军和西北回民起义过程中,更赋予了地方武装在维持乡镇秩序和抵抗叛军骚扰方面的合法性。这一倾向的加强,使原本处于严格监控状态的乡村社会中,出现了村寨之间互为设防的农民自我武装力量,如南方的三合会、天地会、北方的捻子军等,最终发展为对抗政府的力量,他们与归各省节制的地方军事力量一起,成为辛亥起义后,汉人脱离满清政权的主要军事力量。

第二种倾向是学者型军官的出现,它使年轻人的爱国热情与重整山河的责任实现了结合。特别是受湘军及淮军影响的年轻人,在外侮和民族危机意识不断增强下,对建立和掌握军事力量的兴趣与日俱增,积极地选择军校作为深造方向,使像保定军事学堂、天津武备学堂这样的新式军校,成为一部分有志青年向往的学堂。这些新型的知识型军官,才能出众者,被派遣往日本军事学校深造,如蔡锷(1882-1916 年)、孙传芳(1885-1935 年)、蒋中正(1887-1975 年)等。这批军官后来分化三部分,或成为孙文共和革命的支持者,或成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军阀,少数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支持者。

第三种倾向是军事领导者与地方势力的结合,不仅使中央政府的社会管制力受到挑战,也使军阀势力得以兴起。其中,袁世凯北洋军的崛起,改变了军事力量的性质,使其成为实现野心和维护私利的工具。这既与李鸿章、袁世凯等个性及品行对淮军及新军的影响有关,也与新军事力量发展过程中,国家正处于混乱状态有关。或许另一个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,在传统社会结构走向瓦解、新社会结构重塑过程中,能够制约军事力量破坏性的政治力量还没有形成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
友谊亿能商务服务平台